科普時報記者胡利娟
2月19日,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工作會議上獲悉,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全市新增造林綠化1萬畝,使得北京的森林覆蓋率達到44.95%,林地綠地年碳匯量達到960萬噸。北京新增公園綠地200公頃,市民身邊再添15處休閑公園及城市森林、50處口袋公園及小微綠地,使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1%,市域綠色空間布局不斷優化,市民綠色獲得感顯著增強。全市300座立交橋、100條城市畫廊實現綠化彩化,20處花園式示范街區亮相,“把首都建設成為一個大花園”的愿景正在逐步變成現實。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局長、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高大偉告訴記者,過去的一年,北京市新增城市綠地200公頃,建成綠道500公里,讓市民在繁華都市中輕松暢享綠意美景。新建休閑公園及城市森林15處、口袋公園小微綠地50處、林蔭路20處、花園村莊4個,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1%,多元化的花園場景,推動綠色生態與城市發展有機融合。
截至2024年底,北京全市公園總數已達1100個,三分之二的公園實現無界融通,“千園之城”底色更加靚麗,市民綠色福祉持續提升。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小區、陽臺和屋頂的綠化,建成社區微花園30處、生境花園9處,“人人是園丁”的全民共建共享格局初現。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高大偉介紹說,北京將堅持以新時代首都發展為統領,聚焦強功能、惠民生、提品質、增效能,著力全面建設花園城市,提高城市品質,增強碳匯能力,促進興綠惠民,為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做出更大貢獻。全年計劃新增造林綠化1萬畝、公園綠地200公頃、綠道1000公里。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5%,林地綠地年碳匯量達到1000萬噸,全面完成“十四五”確定的各項指標任務。
加快推進全域綠化彩化立體化,打造市民可感知、可欣賞、可進入、可參與的花園城市場景。將新增公園綠地200公頃,建設城市休閑公園15處,打造“小而美”的口袋公園和小微綠地50處,完成全齡友好型公園改造10處。打造花園城市示范街區10處,建設城市畫廊20條,改造提升東城珠市口東大街、順沙路等10條林蔭路。持續推進10處綠隔地區郊野公園功能提升,讓城市的“綠色項鏈”更加靚麗。在公園景區、綠道等重要節點靈活設置各種形式的觀景平臺,打造50條市民觀景視廊,提升城市與自然的視線互動水平。在20處公交場站等實施公共空間垂直綠化,建設50處“金角銀邊”微花園,完成20個無界公園建設,打造百姓身邊的花園場景。深入開展義務植樹進社區活動,建設社區微花園100個。
依托豐富的生態資源,用綠道串聯城市綠色發展。2025年,北京綠道將再增加1000公里。推進京華攬勝千里森林步道、長城文化帶森林步道等10條森林步道建設,打造市民生態旅游戶外運動目的地。
堅持科學綠化、系統治理,推動全域森林城市高質量發展。全年計劃實施新增造林綠化1萬畝。完成森林健康經營70萬畝,實施櫟類近自然經營2.5萬畝。建設城鎮花園場景3處、花園村莊30個,讓綠色生態空間持續擴大。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與科技網無關。科技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