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世界各國都在開展各種各樣的太空探索計劃。
那么,太空探索對于普通大眾來說又有什么意義呢?
方便面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食品之一,而方便面包裝里的蔬菜包,就是源于“阿波羅計劃”中為航天食品研發的“冷凍脫水蔬菜技術”。微波爐的誕生,也是因為在太空中需要加熱食物,但又必須避免明火。為了滿足航天活動的要求,體積小、功能強的筆記本電腦應運而生。購物條形碼更是航天技術的杰作之一,它最初是美國為整理其航天計劃不計其數的組件而發明的。美國航空航天局從1976年開始,每年出版一本《衍生技術》刊物,如今已經累計刊登了1500多項可以商業化推廣的航天技術。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 茍利軍:“阿波羅計劃”產生了非常多的專利技術,根據最新的(計算)投入產出比是1:14,所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也是非常多的。美國在20世紀新材料、高新技術方面之所以能夠領先,與這些專利是緊密相關的。
除了科技工業領域,太空探索還為人類醫療事業的發展打開了新局面。重癥監護病房就是航天技術帶來的重要醫學進步之一,它是應太空探索中對航天員進行健康監測的需要而誕生的。從航天飛機燃料泵系統派生出的人造心泵,已經作為微型心室輔助泵,用于治療心臟病,它小巧的尺寸甚至能適應兒童患者。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專家 丁忠軍:航天用的零件、組件精度是在一個微米,對于血泵零件來說,它(通過)的紅細胞尺寸一般在十個微米,所以說我們這個零件加工能力、精度是能夠保證它的要求。
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同樣離不開太空技術的加持。通信衛星帶來了世界通信體制的根本性變革。氣象衛星的出現,能精確測量氣溫、降水量,監視臺風、暴雨等災害性天氣的變化。資源衛星用來勘測地球表面的森林,水力和海洋資源,調查地下礦藏和地下水源,觀察農作物,監視病蟲害和環境的污染情況。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 周建平:航天它承載的就是我們人類進一步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去探索發現新的科學知識、科學的真理,去探索和發現新的資源,讓它為我們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服務的一個必然的行動。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與科技網無關。科技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