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特別企劃:我們的時代 我們的行業(環球網科技行業觀察系列)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勃潺】2020年開始,受到疫情的影響,大量招聘應聘工作從線下轉為線上,“云求職”“云面試”廣泛應用。手機、電腦、平板,都成為了招聘的載體,云端成為了招聘的舞臺。線上招聘市場因疫情得到發展的同時,也承載了用戶不斷提高的需求和就業市場的升級轉型需求。
作為就業生態中求職招聘雙方的“連接器”,在線招聘平臺需要在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動下,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提供更全面的功能幫助求職者提升競爭力,并進一步優化人崗匹配質量,在提升人力資源配置效率上發力。
同時,在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中國就業市場也在進一步升級轉型,幫助“人才流”像“資金流”“信息流”一樣,更加科學地配置到新經濟產業。
在線招聘20年,當招聘需求與信息技術相遇之后,技術為這一行業帶來了哪些改變,又給企業和應聘者帶來了哪些便利?同時,在技術的推動下,在線招聘又需要解決那些問題?
在線招聘:求職信息上線
穿著正裝,拿著厚厚的資料,一家一家地去投遞簡歷,這是在沒有在線招聘的年代,各地人才市場常見的一幕。在技術發展有限、信息匱乏的年代,線下人才市場聚集了大量有招聘需求的企業,成為求職者找工作的主要渠道。
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在國內興起,招聘行業成為了最早的觸網的行業之一。1997年,獵頭公司智聯在北京創辦智聯招聘網,率先嘗試通過互聯網開展獵頭服務;同年,中華英才網在北京成立;1999年,前程無憂成立。隨著智聯招聘、中華人才網、前程無憂這些主打互聯網招聘的公司相繼涌現,在線招聘行業迎來“門戶時代”。
“門戶時代”的一個顯著特征是,企業方和求職者兩端資源被規模化地整合到網絡上,通過互聯網在減少物理空間對于招聘的限制,同時通過簡單的搜索等手段來縮小人才池。對求職者來說,可以免費在網上查看企業招聘信息、投遞簡歷,減少了線下的來回奔波;對于企業來說,通過付費的方式就可以批量查閱到更多的簡歷,并且還能通過關鍵信息搜索找到更加匹配自身需求的候選人。
隨后,圍繞提升求職招聘效率,在線招聘行業出現了幾種探索思路。一種是社交化,依靠熟人、同事推薦,吸引求職者來投遞簡歷,一種是垂直化,如拉勾網只服務于互聯網行業的求職者,還有企業對自身的服務人群進行劃分,如獵聘網針對的是高端人才招聘市場服務。
移動互聯網興起,算法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2011年移動互聯網的興起與發展,使得提高招聘效率的問題有了更好的解決方案。人手一臺手機,在線招聘平臺能夠通過在APP上的脫敏行為數據,越來越“懂”求職者和招聘方,從而更加精準地提升匹配效率。在這樣的背景下,Boss直聘這樣以技術算法為企業特點的“新玩家”應運而生。
對于在線招聘平臺來說,在數據成為了重要的生產力的當下,越多的用戶數據則意味著越高的價值。充足的用戶數據之下,在線招聘軟件可以通過應聘者過往工作經歷和換工作的頻繁程度來進行人崗匹配,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公司規避了人才頻繁跳槽的風險。而基于大數據進行人工智能分析的算法方案,則為招聘行業提供了新的可能。
Boss直聘首席科學家薛延波認為,通過數據算法來驅動的目的就在于用技術的手段,去解決招聘行業的效率痛點問題,并在這個過程中構建起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這樣的好處是,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能夠提高雇主與人才的匹配精準度,進一步縮短了求職招聘時間,提升了招聘求職的效率。在這一模式下,AI算法的成熟性和數據畫像的準確性成為在線招聘平臺的新壁壘,在線招聘網站進入“技術驅動”新時代。
根據TalkingData發布的《2020年高校畢業生求職研究報告》顯示:高校畢業生已經適應了線上招聘,超八成高校畢業生借助網絡招聘平臺,高校畢業生傾向于使用手機端APP求職占比達90.4%。
而在技術的驅動的大前提下,在線招聘行業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
一是5G的發展將推動直播帶崗服務成熟。作為疫情下一種新的招聘方式,直播帶崗火了起來。這種模式突破了地域限制,借助互聯網進行大規模傳播,即便是中小型企業也可以接觸到更多的求職者,進一步節省了招聘的成本。與此同時,由于求職者掌握的信息更加充分,做出的決定也會更加明智,減少了無效面試。隨著5G技術的發展,直播帶崗服務也會越來越成熟。
二是隱私保護將成為各平臺更加關注的技術防護點。在今年的3·15晚會上,智聯招聘、前程無憂、58同城、獵聘等幾家在線招聘平臺被曝出存在泄露求職者隱私的情況,一時之間引發了大眾關注。這也將招聘過程中的隱私保護問題再次推到大眾面前。而近期發布的《北京市促進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辦法》明確規定,從事網絡招聘服務應當建立求職者個人信息安全監測預警機制,及時發現并制止超出合理需求的求職者個人信息下載行為。下一步,從技術角度去保障隱私安全也會成為各家在線招聘平臺發展的重點。
三是隨著求職市場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有越來越多的求職者選擇求職平臺中的一些付費功能來提升自己求職的效率,例如競爭力分析、簡歷優化、提升簡歷曝光次數等。市場的不斷發展伴隨著越來越多新需求出現,這也讓不少招聘平臺也正嘗試為求職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務,滿足不同人群的個性化需求,拓展招聘過程中的增值服務。
四、算法、AI等技術行為或將發揮更大的功效。技術側,在線招聘平臺有望從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入手,加強搜索引擎的算法機制。數據支撐下,AI算法推薦越精準,職位匹配的成功率就越高,用戶體驗也越好。例如,BOSS直聘已經于2015年3月成立大數據團隊,后又在2017年增設NLP中心,做到了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來支撐業務模型創新。
系列閱讀:
下一篇:微型跨國企業成為出口“新玩家”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與科技網無關。科技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