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2021年5月21日21時48分在云南大理州漾濞縣(北緯25.67度,東經99.87度)發生6.4級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截至5月22日6時,云南地震已致3死27傷,其中漾濞縣死亡2人,輕傷23人,重傷3人;永平縣死亡1人;大理市輕傷1人。截至22日7時,漾濞縣連續發生地震398次,其中4.0級以上13次,最大震級6.4級。
無獨有偶,2021年5月22日2時4分在青海果洛州瑪多縣(北緯34.59度,東經98.34度)發生7.4級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震中10千米范圍內平均海拔約4200米。震中附近震感強烈。
這兩次地震成因是什么?多次地震后,還會不會發生新的余震?來看中國地震局專家的權威解讀。
云南漾濞原震區仍存在發生5至6級地震的可能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2021年5月21日21時48分在云南大理州漾濞縣(北緯25.67度,東經99.87度)發生6.4級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地震發生后,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組織專家對云南漾濞近期地震活動進行分析研究,認為目前已經構成前-主-余型地震序列。
此次地震位于滇西北地區,距離最近的斷層是維西-喬后斷裂。截至2021年5月21日23時35分,云南漾濞6.4級地震序列共發生3級以上地震20次,其中3.0-3.9級8次,4.0-4.9級8次,5.0-5.9級3次,6.0-6.9級1次,為2021年5月21日漾濞6.4級地震。
2021年5月18日以來,云南漾濞地區附近出現4級地震活躍,接連發生5月18日4.2級和5月19日4.4級地震。5月21日20時56分在該地區發生4.2級地震后,地震活動水平出現快速升級,隨后發生21時21分5.6級和21時48分6.4級地震。后續又發生了多次4、5級余震,地震序列余震相對豐富。
專家介紹,中國大陸受來自兩個方面大的板塊運動的影響,一個是來自東面的太平洋板塊對于歐亞板塊向下俯沖的作用,再一個是來自南面印度板塊向北的碰撞擠壓。在這兩個大的動力源作用下,使得中國大陸,特別是在青藏高原以及周邊形成強震多發的態勢。云南地區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構造運動強烈,發育有小江斷裂、紅河斷裂等區域性活動斷裂帶。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中強地震。
目前,該序列依然持續活動,后續可能還會發生強有感地震。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云南局和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將根據此次地震余震活動持續開展實時序列測定和跟蹤分析工作,根據實時跟蹤分析結果,對序列開展最新研判。
專家指出,目前,根據區域構造特征、歷史地震活動水平、序列特點及地球物理觀測等綜合分析認為,原震區近幾日發生7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存在發生5至6級地震的可能。
青海瑪多原震區近期發生7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2021年5月22日2時04分在青海果洛州瑪多縣(北緯34.59度,東經98.34度)發生7.4級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震中10千米范圍內平均海拔約4200米。該區域屬于牧區,居民房屋分布分散,人口密度較低。
地震發生后,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組織專家對此次地震進行研究分析,瑪多7.4級為巴顏喀拉塊體邊界斷裂持續活動的結果,距離地震最近的斷層是甘德南緣斷裂帶,震源機制為走滑型破裂。截至2021年5月22日4時0分,瑪多7.4級地震后原震區發生3.0-3.9級地震15次,4.0-4.9級地震2次,最大的余震為3時49分瑪多4.6級地震。
專家介紹,巴顏喀拉塊體位于青藏高原主體地區的北部,是青藏高原地殼運動方向轉變的樞紐地區之一。該塊體以北的青藏高原東北緣普遍存在著強烈的擠壓隆升作用,塊體以南地區則主要表現為東向擠出。在這種地殼形變方式強烈作用下,巴顏喀拉塊體周緣斷裂帶活動尤為強烈。作為青藏高原現今地殼運動最為強烈的地區之一,巴顏喀拉塊體周緣斷裂活動強烈,強震活動頻繁,自1997年瑪尼7.5級地震以來,我國大陸7級以上強震都發生在巴顏喀拉塊體周緣斷裂上,其中不僅包括了主干斷裂上發生的2001年昆侖山口西8.1級地震和2008年汶川8.0級地震等,還包括發生在巴顏喀拉東北角擠壓與走滑變形帶上的2017年九寨溝7.0級地震。此次瑪多7.4級地震的發生表明目前巴顏喀拉塊體仍然是我國大陸強震的主體活動地區。
瑪多7.4級地震震中周邊300千米范圍內,1900年以來發生7級以上地震5次,均為主余型地震序列。根據區域構造特征、歷史地震活動水平、序列特點及地球物理觀測等綜合分析認為,原震區近期發生7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楊舒 張亞雄)
下一篇:專家解讀云南漾濞6.4級地震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與科技網無關。科技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