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家長和同學們,新學期的號角馬上就要吹響啦,校園生活又將熱鬧開啟。大家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啦?要說校園生活里最讓人期待的時刻,那放學鈴聲一響,絕對算一個!“叮鈴鈴......”這聲音就像一道神奇的指令,瞬間點燃了同學們的熱情,在校園外形成一種別樣的場景。相信下面這個場景大家不少見,那就是同學們如同脫韁的小馬駒,一窩蜂地朝著學校周邊的小商店、小吃店、流動攤販奔去,“我要涼面、炸串、辣條、奶茶”等吆喝聲、歡笑聲交織在一起,那場面,別提多熱鬧了!
不過啊,這些地方藏著不少健康隱患,想知道怎么避開這些“陷阱”,守護孩子們的健康嗎?別急,下面就給大家好好說道說道。
圖源:Pixabay
校園周邊食品存在的安全隱患有哪些?
1.部分商販無衛生許可證,食品安全無保障,管理混亂或沒有管理。販賣食品的生產經營環境不衛生,缺乏防蠅、防塵及消殺設備,極易造成病菌攜帶和滋生。
2.流動攤販從業人員大多數未取得健康證明,生產制造食品過程中不注重衛生,易產生病原菌流動傳染。
3.學校周邊餐飲店和流動攤販存在售賣劣質垃圾食品、三無食品,食品來源不明,質量無法保證,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基本信息難以判別。部分食品生產者法律意識淡薄或追求利益最大化,違法違規添加化學用品及有害物質;油品反復使用(如炸串攤),可能產生致癌物,這些都嚴重影響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和智力發育。
4.學校周邊銷售的食品多為裸露銷售,易受到環境中微生物的侵蝕。如以涼拌、蒸或煮等方式烹飪的各種米粉、面條、饅頭、包子等熟制米面制品容易被一種叫“蠟樣芽胞桿菌”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蠟樣芽胞桿菌雖為條件致病菌,但是數量足夠多時,也是可以致病的[1]。除此之外還有真菌、常見致病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諾如病毒等,這意味著如果學生食用被污染的食品將引起食源性疾病。
5.“五毛食品”泛濫,低價辣條、膨化食品、高鹽高糖食品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2],對孩子身體代謝易產生不良影響。
6.學校周邊食品經營點數量多、分布廣,且部分流動攤販流動性大,監管部門難以做到全面、及時的監管,容易出現監管不到位的情況,可能使得一些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得以流入市場。
如何挑選安全放心食品?
1.選擇正規購物場所。選對購買食品的地方,是食品安全的第一步。正規的大型超市、商場以及有正規經營許可的商店,往往有著嚴格的食品采購和管理制度。它們會對供應商進行篩選,確保所售食品來源可靠。
2.學會查看食品標簽。食品標簽堪稱食品的“身份證”,讀懂它至關重要。食品標簽中必須標注:產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廠名、產品標準號等。
3.注意兩個日期。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是判斷食品是否能安全食用的關鍵信息。生產日期是食品成為最終產品的日期,保質期則是指在規定儲存條件下,食品保持品質和安全性的期限。購買食品時,務必仔細查看這兩個日期,避免購買到過期食品。
4.辨別宣傳廣告。如今,食品廣告鋪天蓋地,各種誘人的宣傳語讓人眼花繚亂。但有些廣告可能存在夸大其詞或誤導消費者的情況。比如,聲稱“零添加”的食品,可能只是在某一成分上未添加,并非完全沒有任何添加劑;宣傳“純天然”的食品,也不代表它就一定更健康、更安全。面對這些廣告,我們要保持理性,不要被華麗的辭藻迷惑,關鍵還是看食品的實際成分和質量。
? 生產許可證、生產日期、保質日期、生產廠家名稱及地址等信息不全、來路不明的食品都屬于“三無”食品,千萬不能購買。
掌握這些挑選安全食品的方法,能讓我們在購買食品時更加得心應手,守護好孩子們的飲食健康。讓我們從每一次購物、每一口食物開始,為孩子們的健康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1]王珥梅,陳寶林,程實,高書涵,范萍.常州市校園及其周邊食品微生物污染情況分析[J].食品安全導刊,2024(26):13-15. DOI:10.16043/j.cnki.cfs.2024.26.051.
[2]韓佳琪,劉建洋,張子臣,朱愛國.校園周邊食品安全風險分析[J].食品安全導刊,2019(25):69-71. DOI:10.16043/j.cnki.cfs.2019.25.022.
供稿單位:忠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作者:重慶市忠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謝金花主管技師
審核專家:重慶市忠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閆瓊副主任醫師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部分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與科技網無關。科技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